本网讯(通讯员 林友兴)11月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宗善应邀做客“神农讲堂”,学院师生70余人线上聆听了李宗善为大家作了题为“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衰退的树木年轮学证据”的学术报告。

李宗善详细介绍了树木年轮学的一些基本定义、研究方向,树木年轮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流程,“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衰退的树木年轮学证据”。并从利用树木年轮学的方法从降水梯度、恢复年限、个体差异和导水能力四个方面验证了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衰退的结论。与会人员紧紧围绕着三峡库区与树木年轮,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李宗善副研究员作了耐心细致解答,现场学术交流讨论氛围浓厚。

本场报告是生物与制药学院主办的又一场生态学科领域的高端学术报告,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与科研认知。与会师生受到了极大的启迪,受益匪浅。
李宗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水土恢复与水土保持观测研究站站长。黄土高原地区、西南横断山区的树木年轮、草本根部年轮和植被恢复研究,在植被生态恢复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区域尺度古气候重建与模拟上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等项目20余项。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Indicators、Dendrochronologia、Climatic Change、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讲树木年轮学研究方法和树轮年轮切片技术培训课程,创办“树木年轮之家”树木年轮年代学科普宣传的公众号,为普及和推动我国树木年轮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